教学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教学 > 正文

通信工程专业课题组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来源 :       作者 :      时间 : 2025-10-29    点击数:0  打印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内涵发展,1023日下午,我院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组在融信楼432会议室开展以“预警机精神与思政元素融合育人”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全体课程组教师共同探讨将“预警机精神”深度融入专业教学的路径与机制。

通信网络研究所书记朱丽军结合我国预警机发展历程,深情回顾了以王小谟、陆军院士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在技术封锁、条件艰苦的背景下,自力更生、协同攻关、勇攀高峰的奋斗历程。他指出“预警机精神”集中体现了 “自力更生、协同作战、顽强拼搏、创新图强”的科技报国精神内核,是新时代工科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宝贵资源。通信工程作为信息类核心专业,肩负着为国家信息产业和国防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要将“预警机精神”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所长邵宇丰教授结合通信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将“预警机精神”分解为“家国情怀”“工程伦理”“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四大思政模块,嵌入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他建议,在专业课程如信号处理、多源信息融合等关键技术讲授中,引入我国预警机研发过程中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自主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在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中,强化学生的系统思维与协作精神。

与会教师围绕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展开了热烈讨论。周振峰老师结合嘉兴市企业的特点,提出通过讲述我国在工业信息化上的突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科技自信。王斌、何亦昕、芦思旭、余芮、王斛成、郑佳等老师分享了教学中的一些案例,提出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发展背后的国家安全意义。

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应避免思政教育“生搬硬套”“两张皮”现象,坚持“润物无声”的融合式育人理念;同时以“预警机精神”为切入点,构建具有通信工程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切实将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科学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Copyright@77779193永利集团(中国·SunCity Group)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广穹路899号(314001)  浙ICP备12033620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9802000391号